关于廉洁教育的作文,只要开头和结尾~ 急急急急?关于廉耻观的作文500?
反腐倡廉对我们来说似乎还过早,但我们正处在人生观、道德观、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,最容易受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袭,及早进行廉洁教育,就如同提前为我们筑起一道“防腐墙”,让廉洁“植根”在我们的心田,让我们扬起敬廉崇洁之风,立下勤廉报国之志。
古代有许多的廉洁官员,比如杨震:《杨震暮夜却金》讲述了杨震“暮夜”拒贿的故事,在夜深人静之时,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,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,同时又是他的恩师,坚决拒收重金,并且铮铮铁言,这是天理不容,法理不容,人理不容,情理不容的事,其“慎独”的精神可嘉,堪称历代师表。故事虽小,其教育意义却不小。一个人,从小到大,为民为官,白天黑夜,有人无人,都能严以律己,不贪不占,拒礼拒贿,其人品之高尚,其道德之规范,有口皆碑。
杨震高尚的行为表现在:他为官,严于律己,不贪不占,他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,坚决拒收重金,其品德之高尚,堪称楷模。杨震做官清正廉明,从来不肯私下接见任何人,就是家里的人,也不准他们过问他的公事。他除了应得的薪饷之外,一丝一毫都归入公家。他常常教育家人要节省家用,出门的时候,也叫他们步行,不准乘坐公家给他准备的车子。有人见他这样清廉,做了大官,家里还是那样的清苦,就劝他添置产业。他却说:“让后世的人称我的子孙为‘清白官吏的子孙’,拿这个当作遗产,不是很丰厚吗?”由此,“清白传家”的美誉传诵至今。
廉洁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也不难;但是真正拒绝别人的贿赂,还是需要一点境界的。

读后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,就是在你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,写出你的感受来。
第一部分:由读而引出感。这一部分就象一个帽子或引子一样,交代清楚读了什么书,有什么感想。这一部分一般来说要简明、开门见山,不要饶圈子。只要概括性说出感受就可以了。第二部分:具体的感受过程。写法应采用边叙边议的方法,叙就是叙述所看的书报的感人的情节,议就是抒发我们的感受。要有层次有顺序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顶点。叙述时要简述,抓住要点,不要抄原文。议论要真实得体,这样才能感人。这其实就是议论文的论述部分。第三部分: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。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,要不感就没有意义了。这一部分就是要把感受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,把感受落到实处。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书报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比较,找出差别,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。廉洁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自古以来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,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浩然正气,它可以使人变得高尚、变得伟大!
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有许多廉洁自律、两袖清风,同腐败思想作斗争的名人。他们洁身自好,为国为民;他们一身正气,不畏强权;他们不徇私、不偏袒,一心为民、一生为国……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,而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高尚的品质——廉洁!
春秋时期,楚国有一位令尹,叫孙叔敖。他改革制度,整顿史治,训练军队;他组织民众开拓荒地,开挖河渠,努力发展生产,楚国呈现出一派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然而,由于孙叔敖终日忧国忧民,兴邦治国,不久便积劳成疾,一病不起。他死后,让他的儿子上书给楚庄王,请求楚庄王不要让他儿子做官,因为孙宁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,只求让他回家乡务农。尽管楚庄王心中十分不快,一心想将孙宁留于朝廷,却执呦不过作文孙宁,只得作罢。孙叔敖为国家呕心沥血,将自己的一生都投效于国,他自己却一生清贫,生活简朴;而他的儿子孙宁也谨遵父属,不当官,不求财,只求得一生安宁。试问世间又有几个人像他们一样洁身自好,两袖清风呢?
作为一名新世代的学生,我从中国历史书上看到很多官员因贪污腐败而沦为阶下囚;又从课外书上看到许多两袖清风,为民办事的清官、好官。我想在今天,这个文明的时代里,我们作为祖国的接班人,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,应该深知廉洁的重要性。那么我们首先要做到廉洁自律、诚实守信,然后在自己的思想中种下廉洁的种子,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,从内心深刻地去理解“廉洁”的意义,最后将中华民族的廉洁文礼发扬光大。
亲爱的同学们,让我们从现在做起,从今天做起,做一个崇廉洁、知廉耻的好学生、好公民。让崇廉洁、知廉耻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,让它在我们心中开出绚丽的花朵!